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深度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虛假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變得日益復雜。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和多媒體真實性專家近日發起了一項國際合作項目,旨在通過制定國際標準來提高虛假信息的識別能力。
多個國際組織,包括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聯合啟動了這一多方合作項目。該項目致力于制定人工智能水印、多媒體真實性以及深度偽造檢測技術的國際標準,以確保多媒體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并提高虛假信息的識別準確率。
這一國際合作項目的啟動正值美國民眾對虛假信息影響2024年總統選舉的擔憂加劇之際。據調查顯示,近90%的受訪者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起使得區分網上的事實與虛假信息變得更加困難。這進一步強調了虛假信息對媒體信譽、輿論操控和社會穩定造成的負面影響。
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該項目將促進各國在虛假信息識別領域的經驗分享和技術合作。共同制定國際標準將有助于提高全球范圍內虛假信息的識別和應對能力,為構建一個更加真實、可信的互聯網環境貢獻力量。
總之,全球專家合作制定標準,是應對當前互聯網虛假信息泛濫問題的重要舉措。隨著國際合作的深入推進和標準的不斷完善,未來的互聯網環境將更加健康、可信。
更多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一批適老化國家標準,助力老年友好型社會構建